美國以“雙松”政策搭配謀求“單贏”的陽謀還將持續(xù),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信息化讓精英思維的傳遞如光般迅捷,全球化讓同質理念的形成如水般順滑,兩者的結合則為市場預期的惰性提供了溫床。在冠冕堂皇的全球共識面前,市場參與者經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獨立性缺失的陷阱中,人們于耳濡目染和廣為傳頌間就逐漸信以為真了。而這,恰恰也為少數手握特權的政策制定者謀求“超預期”政策收益創(chuàng)造了條件。 細品當下的市場,幾個“普遍共識”深入人心:全球經濟進入復蘇軌道,復蘇基礎尚不穩(wěn)固;全球通脹拉響風險警報,新興市場形勢尤為嚴峻;財政鞏固已成大勢所趨,歐洲債務風險更是亟須應對;貨幣緊縮漸成全球風尚,美聯(lián)儲加息箭在弦上;金融危機深度動搖美國霸權,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不斷推進。 這些童叟皆知的共識讓市場潛移默化間自發(fā)屏蔽了一種可能:不是每個經濟體都自覺地走在這些全球性共識所描繪的“正確”道路上,霸權者依舊能運用“相對”不一致的行動來獲取霸權收益。 這個霸權者,就是美國。 標普引發(fā)的“準政策反應” 在危機后轟轟烈烈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大討論的熏陶下,市場很容易產生幻覺,將群雄并起、新生代頂天立地的長期愿景當作正在發(fā)生的既成事實。 但實際上,多元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危機確實動搖了市場對美國的信心,但美國在全球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中的霸主地位并沒有發(fā)生根本變化。根據IMF4月初發(fā)布的最新預測,2011年,根據購買力平價調整后的美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的占比依舊高達19.38%,即便到2015年,這一比例可能還會高于18%。霸權地位為美國利用“雙松”政策搭配謀求個體利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礎。 所謂“雙松”,并非絕對意義上的寬松,而是相對意義上的寬松,具體包括兩層內涵:一是美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對主要經濟體更趨寬松,二是美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對市場預期更趨寬松。 對于世界經濟而言,美國這種謀定后動、試圖搭便車的“雙松”政策顯然是有損全球整體利益的,但這種“于己有利、于人無益”、“對內刺激增長,對外輸出通脹”的陽謀,之所以未能引起市場高度關注,正是因為深入人心的“普遍共識”為其提供了隱蔽:復蘇的基調確定和美國的強勢表現(xiàn)讓市場放松了對美國政策偏好增長的警惕;歐豬五國主權債務危機的一波三折讓財政鞏固的焦點聚集在歐洲;金磚五國通脹數據的不斷飆升則讓貨幣緊縮的焦點聚集到了新興市場。在這些掩護之下,美國政策搭配的“相對寬松”并不引人注目。 直到有一個或是無畏,或是無邪,或是無心的小孩隨口指出了“皇帝新裝”的真相,美國“雙松”政策陽謀才忽然之間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4月中旬,標準普爾出人意料地將美國主權債務的前景展望從穩(wěn)定降至負面,而其他18個和美國一樣擁有AAA主權評級的經濟體均沒有負面的前景展望;過去22年里,在標普212次類似舉動中,更有118次隨后跟隨著主權信用評級的調降。 一石激起千層浪,標普的舉動立刻引發(fā)了市場震動。但值得關注的是,相對于市場反應,即美國主權CDS的小幅上升、美國幾大股指的輕微波動和美元匯率的小幅震蕩,標普對美國風險的警告引發(fā)了更大、更快、更強烈的“準政策反應”: 美國財政部立即發(fā)表聲明,聲稱標普低估了美國國會和白宮解決財政問題的能力;財長蓋特納高調宣稱,解決美國赤字問題的前景正在改善,美國并無真正失去AAA主權評級的風險;總統(tǒng)奧巴馬的首席經濟顧問古爾斯比則表示,白宮與國會正就削減長期聯(lián)邦債務走向共識,并暗示標普的舉動包含政治意圖;而與美國政府潛在關系頗為密切的某國際投行,也第一時間從技術層面發(fā)布了偏向樂觀的分析報告,其對2013年美國財政赤字GDP占比的預估為4.5%,明顯優(yōu)于標普基于悲觀假設和樂觀假設預估的6%和4.6%。 標普究竟刺痛了哪根神經 結合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近來連續(xù)減持美國國債的事實,市場將美國政策層面對標普調降行為的過激反應理解為“美國國債保衛(wèi)戰(zhàn)”。但正如大多數專業(yè)人士的判斷,美國國債的投資價值無需“自我辯白”,標普的舉動并不會對美國國債的市場地位和投資前景產生明顯的實質性影響,原因有五: 其一,標普行動的代表性令人懷疑,畢竟其看淡美國國債的觀點并不是國際評級行業(yè)的一致看法;其二,標普行動的純粹性令人懷疑,畢竟在金融危機中飽受非議的國際評級公司一直都有證明其“存在感”和“正義感”的潛在沖動;其三,標普行為的時效性令人懷疑,畢竟美國債務存量大、增量多、占比高的事實長期存在;其四,標普行為的操作性令人懷疑,畢竟除了美國國債,全球可*的投資標的除了已沖破1500美元/盎司大關的黃金(1502.60,3.70,0.25%)外,所剩無幾;其五,標普行為的專業(yè)性值得質疑,畢竟相對于美國正在復蘇過程中、屢有超預期表現(xiàn)且韌性頗強的實體經濟而言,美國長期負債依舊不失可持續(xù)性。 那么,標普到底刺痛了美國政策層面的哪根神經呢?其實,在筆者看來,標普這一舉動于不經意間搗毀了美國“相對寬松”財政政策的掩體——標普的兩大調降理由直刺其痛處:美國存在巨額預算赤字,且政府改善財政狀況的能力缺乏透明度。前者意味著美國在全球財政鞏固大潮中并沒有太大的實質性舉動,后者則意味著美國對于財政鞏固可能也沒有真實的積極性。 標普的行動無意間將市場對財政鞏固的關注點從歐洲轉向了美國,但遺憾的是,市場對通脹風險的關注點依舊集中在加息不斷、提高準備金率不斷的新興市場陣營。 “雙松”政策還將延續(xù) 實際上,美國“雙松”政策搭配在不同層面均有體現(xiàn),只是未能引起市場的高度重視。 就美國財政政策而言,“相對寬松”體現(xiàn)在: 其一,相對于其他發(fā)達經濟體,美國短期內并沒有夯實財政基礎的實質性行動,根據IMF最新公布的預測,2011年,美國財政赤字的GDP占比為9.034%,較2010年上升0.16個百分點,而同期發(fā)達經濟體財政赤字的GDP占比為6.254%,較2010年下降近1個百分點。 其二,相對于基準預期,美國政府鞏固財政的意愿明顯不足,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4月15日發(fā)布的最新評估報告,奧巴馬政府提出的財政鞏固計劃將使美國公眾持有債務的GDP占比逐年上升,2011~2015年的預估值分別為69.1%、74.3%、77.2%、78.3%和78.9%,而CBO的基準預期為68.9%、73.4%、75.1%、74.9%和74.5%。 其三,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極為精練的概要中,IMF就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2011年的政策計劃實際上已從整頓轉回擴張,為了讓中期赤字大幅度減少,還應采取更廣泛的措施! 就美國貨幣政策而言,“相對寬松”體現(xiàn)在: 其一,相對于其他主要經濟體而言,美聯(lián)儲并無收緊銀根的實質性舉動,美聯(lián)儲既沒有加息,也沒有提前終止QE2,僅僅是暗示即將于6月到期的QE2可能不會延續(xù)成QE3。 其二,相對于市場預期,美聯(lián)儲面對的通脹形勢并不格外嚴峻,雖然3月CPI同比增幅升至2.7%,但1.2%的核心通脹依舊低于警戒線,考慮到并未完全觸底的美國房價年內還有5%左右的下跌空間,2011年產出缺口高達3.7%,失業(yè)率依舊大幅高于歷史平均水平,且長期通脹預期明顯低于短期通脹預期,美聯(lián)儲迫于通脹壓力而大幅加快緊縮步伐的可能性不大。 其三,相對于其他央行,美聯(lián)儲的“親增長”特征更為明顯,4月1日和11日,美聯(lián)儲三位最高級別官員中的兩位,即紐約聯(lián)儲主席Dudley和美聯(lián)儲副主席Yellen均在不同場合表示“不應對過早收緊貨幣政策過于積極”,主席伯南克則始終未對全球緊縮浪潮下美聯(lián)儲的抉擇明確表態(tài)。 其四,相對于市場預期,美聯(lián)儲的加息時點可能較晚,畢竟當前美國聯(lián)邦基準利率的實際值一直停留在0.1%左右,高達1.4萬億美元的超額準備金則給進一步收緊銀根造成了不容忽視的障礙。 被市場忽視的美國“雙松”政策搭配,其所圖依舊是增長。當下,美國經濟雖然呈現(xiàn)出從庫存、出口短期驅動轉向消費長期驅動的有利局面,但在“換擋”過程中,經濟增長短期下行的風險依舊較大,自3月以來,彭博對美國2011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率的預期中值就從3.5%一路降至1.8%左右,4月初IMF也將2011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從3個月前的3%下調至2.8%。此外,經濟周期變化過程中,以穩(wěn)定著稱的美國經濟也呈現(xiàn)出較大的波動性,中東北非的地緣政治動蕩、油價的不斷高企和日本的核事故,則進一步加大了美國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 如此背景之下,美國以“雙松”政策搭配謀求“單贏”的陽謀很可能還將持續(xù),未來美國經濟政策“以無為擴利益”的可能走向對其他國家的負面影響,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