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人民銀行21日宣布自次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這是自2012年7月以來,中國央行時隔兩年四個月首次下調利率。此舉是為了便于企業(yè)和個人借款,支撐日益減速的經濟。 據(jù)日本《朝日新聞》11月22日報道,中國央行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一方面大幅降低貸款利率,方便企業(yè)和個人融資,另一方面降低存款者損失,避免對消費產生影響。 因擔心再次出現(xiàn)過度投資現(xiàn)象,央行一直對下調利率持慎重態(tài)度。直至后來出現(xiàn)企業(yè)和個人融資難的問題,央行這才出手阻止經濟進一步減速。 據(jù)《日本經濟新聞》11月22日報道,中國央行這次降息是為了穩(wěn)定作為經濟減速震源的房地產市場,并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中國為了完成今年制定的7.5%增長目標,開始啟動宏觀政策,但今后仍需在政策運行中注意遏制房地產投機。 報道稱,中國銀行業(yè)對企業(yè)的融資目前仍在以基準利率為標準,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可能會惠及中小企業(yè)。 降息效果更大的是住房貸款。北京的金融消息人士說,“實際住房貸款利率與基準利率基本上是聯(lián)動的”,因此,下調基準利率有利于降低住房貸款利率。 不過,中國央行在21日的聲明中強調,降息的目的是“解決小微企業(yè)融資難問題”。這是為了警惕樓市出于對貨幣寬松政策的期待而再次出現(xiàn)泡沫。另外,聲明使用了“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發(fā)生變化”、“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等表述。 破解企業(yè)融資困局 美國《紐約時報》11月21日報道稱,中國央行本次降息有助于支持全球股市,目前中國正在考慮使其巨大的增長引擎加速——或至少阻止它放慢太多。中國的行動雖然不是大力促進經濟之舉,但它或許有助于解決令人擔憂的問題。 分析師們說,央行此次意外降息對中國整個的經濟增長影響不大。他們說,更為直接的影響將是使大型國有企業(yè)的融資成本略有減少,使這些企業(yè)從政府控制的銀行部門獲得貸款更加容易。此舉有助于緩解中國的債務負擔,各公司償還貸款或為即將到期貸款再融資的成本會降低。 凱投國際的經濟學家馬克·威廉斯說:“降低基準貸款利率將主要使從銀行貸款的大型國有企業(yè)受益。這未必表明決策者放棄了支持小企業(yè)的努力或放棄了‘定向寬松’,但他們顯然認為大型企業(yè)現(xiàn)在也需要支持。” 據(jù)美聯(lián)社11月21日報道,中國央行21日意外降息,以刺激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中國因此加入了面對全球減速而試圖鼓勵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的行列。 中國人民銀行稱,正在努力解決信貸短缺導致的“融資困難”。 中國此次降息是2012年7月以來的首次。國務院本周也呼吁采取措施降低企業(yè)的融資成本,提高經濟效率。 美國富國證券公司的杰伊·布賴森說,中國央行的舉措表明,中國官員對增長放緩的擔憂在加劇,這預示著他們可能在今后幾個月采取進一步措施。 在中國,利率的變化對政府主導的經濟所產生的直接影響有限,但被銀行視為加強借貸、被國有企業(yè)視為獲準增加貸款的信號。 全球市場應聲上漲 據(jù)路透社11月21日報道,中國突然降息,歐洲央行暗示為促進歐元區(qū)經濟增長可能擴大資產買入規(guī)模,重新點燃了全球增長的希望。受此影響,全球股市與油價今天普遍上漲。 受到重壓的布倫特原油重返80美元上方。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與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收盤均刷新紀錄。受中國央行降息的影響,對增長敏感的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上漲。 報道稱,過去一個月內,歐元區(qū)和中國落后于勢頭迅猛的美國、由刺激推動的日本和快速增長的英國,但是,歐洲央行這番政策加碼的暗示和中國政府的行動重新點燃了逆轉的希望。 德國DAX指數(shù)和法國CAC指數(shù)均上漲近3%。富時Eurofirst 300指數(shù)上漲2.1%。跟蹤45個國家股市的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指數(shù)上漲0.76%。 中國降息助長了石油企業(yè)的積極情緒,許多人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11月27日在維也納召開的重要會議上很可能決定減產。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03美元,收報80.36美元。 銅價與金價也得到提振,銅價上漲0.5%。截至發(fā)稿時,黃金現(xiàn)貨價格重返每盎司1200美元上方,上漲近7美元。 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1日報道稱,在過去兩周來三次引人關注的發(fā)展事態(tài)中,主要國家和地區(qū)的央行再次將自身置于提振疲軟全球經濟之舉的中心,這些舉措推高了市場,但也讓人們對決策者是否找到了解決經濟問題的正確方案產生新疑問。 中國央行今天意外宣布降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同一天發(fā)出加強刺激的強烈信號,而日本央行前不久宣布將加大“量化寬松”的規(guī)模。 各地放寬貨幣政策的舉措對投資者來說是值得高興的事,但也存在多重風險——包括引起資產泡沫、刺激通脹以及忽視各經濟體正在竭力解決的結構性問題。 一些觀察人士對寬松的貨幣政策能否奏效提出強烈質疑。 《金融之王》一書的作者利雅卡特·艾哈邁德說:“各地央行已經竭盡所能。它們可能只是在照搬美國的做法,但它們所遇到的是不同的問題。世界過于依賴央行。”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